首页 > 厨卫频道 > 新闻 > 人物 > 正文

张瑞敏:我可以做海尔的组织设计师

.2015-11-30 .作者:王宁莉 .编辑:王宁莉
导语:

秦朔和张瑞敏是相识多年的好友。1999年秦朔写过《张瑞敏:超越无止境》;2003年也写过《海尔SBU的效度与限度——与张瑞敏商榷》,运用科斯的公司理论讨论海尔变革的边界与成本问题,张瑞敏后来在CEO讲话中回应说,互联网可以解决过去解决不了的一些管理问题。秦朔受张瑞敏影响最深的地方,是他“自以为非”的理念,就像他常说的,没有成功的企业,只有时代的企业,我们现在的一切探索都是在进行之中。

Thinkers50创始人之一斯图尔特•克雷纳在和张瑞敏交流时,饶有兴趣地问起:“每天早晨醒来,驱使您做事的最大动力是什么?”张瑞敏答道:“我每天考虑的是给每个人创造一个空间,能把他们的价值充分发挥出来。未必一定在海尔,它只是一个平台,谁来都行。”

张瑞敏

海尔正在进行上述变革,原来金字塔状的科层制变成网络性的组织。封闭的传统企业以自我为中心,海尔则要成为互联网上的一个节点,将各种资源联合起来。张瑞敏用他发现的一个悖论来说明这么做的原因:硅谷的初创企业在成为大公司前有很多创新,一旦壮大了却通过科层制压制创新;他们看到某个公司可能会对自己造成威胁,就收过来,目的不是为了发展,而是保证自己不出问题。

“可不可以把大公司拆成许多小公司,让大家自己来创业?”张瑞敏已然这样做了。互联网时代,传统的分工式变成分布式,由此带来去中心化和去中介化。接下来的故事为很多人所熟悉,海尔用了两年时间从8.6万人“瘦身”至6万,被去掉的相当一部分是中层管理者。海尔不再是一个管理机构,而是数千个小公司构成的创业平台,每个员工都可以创业。张瑞敏称之为创造性重组,原有的都被打碎,然后重新来组织。

随着企业一起转型的还有员工和客户。员工原来的定位是被雇佣者和执行者,现在变成创业者和合伙人。如果做得好,还可以入股成为股权持有者,为此海尔一下子冒出很多股东。原来企业面对的顾客,变成了互联网的节点——用户,海尔根据用户的要求来改变,用户融入企业共同创造新价值。今年哈佛商学院把它写成了一个案例,受到师生的欢迎。

安德鲁•希尔对此的总结颇为到位,“海尔正处于不断演进的过程中,中国部分在推进小微化;张瑞敏的角色已经转变到要求小微企业变得更加开放,让他们能够自己决定,利用外部资源和资本”。

10年前,张瑞敏每天忙于研究市场变化、召开各种会议,制定战略和目标,然后分解到各个部门。现在,他只需要盯住创业团队,关注能不能吸引风投,全球最好的资源愿不愿意来。

“那么CEO还有没有存在的必要性?”安德鲁•希尔问道。张瑞敏的回答很干脆:“可能总需要有人来研究和设计吧,我可以做他们的组织设计师。”

标签: 海尔家电专访

图片来源于网络,如果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,我们会尽快删除。